为了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,我校举办首届2025“非遗新声”传统文化短视频大赛,视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,尤其聚焦贵州非遗,苗乡故事、侗族大歌、都匀毛尖、安顺地戏、侗族风雨桥建筑、屯堡文化、青春话“文”等进行创作。

大赛收到作品120余个,质量普遍较高。学生们从历史渊源、制作工艺、传承故事、文化内涵、创新应用等角度切入进行创作。评审专家从视频内容、主题、思想性、艺术性、创新性和是否具备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审。通过评审,潘永蕊等学生共计32个作品获奖。

评委们表示:“‘非遗新声’视频创作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,看到了年轻人在理解并重塑传统文化的潜力。学生作品不是简单地复制,而是基于深刻理解的当代转译,这恰恰是非遗生命力的最好证明。”
本次大赛,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,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,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激活“非遗新声”青春注脚,开启了良好局面,成功搭建了传统非遗与当代青年之间的桥梁,探索了一条“青春话非遗”新路径,为非遗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奏响了青春乐章。
供图:公共基础部(体育工作部)刘兰珠
供稿:公共基础部(体育工作部)刘兰珠
一审:公共基础部(体育工作部)付华丽
二审:公共基础部(体育工作部)吕进元
三审:公共基础部(体育工作部)李唯实